国家卫生健康委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0至3岁婴幼儿约4200万,但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左右。截至2021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是2.03个,距离“十四五”期末要达到4.5个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针对当前托育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的现实,茅倬彦提出“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的思路,鼓励社会各种力量进入托育市场增加供给总量。既要盘活现有资源,鼓励有余力的幼儿园延伸2-3岁幼儿托育服务,加快制定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亦可探索新增居家式托育服务,提升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的积极性,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为老百姓提供“家门口”的服务。
上述思路在各地新近发布的《方案》中均有所体现。如福建省福州市计划到2025年实现普惠性托育机构县(市)区全覆盖,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在满足区域内3-6岁儿童入园需求基础上,开设托育班或扩大托育班规模;鼓励新建、扩建幼儿园开设托育班,实施托幼一体化发展。
河北省石家庄市计划在新建和在建城市居住小区,以及老城区和无托育服务设施的已建成居住小区,分别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和10个托位的标准配置托育服务设施;同时严格遵循“从1米高度看城市”理念,积极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做到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接受、方便可及,托育服务才能让更多人群受益。茅倬彦指出,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服务面临室内外环境、设施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的高成本压力,需要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浙江省杭州市从价格上明确,全日托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每人每月保育费收费,分别不高于申请认定上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当地年收入/12折算到月)的60%、55%、50%的,可被认定为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非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举办的,保育费收费在此限定下放宽10个百分点。
杭州提出,为切实减轻普惠托育机构的运营压力,财政资金将为托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分别给予每人每月800-900元、500-600元、300-400元的补助。杭州市同时要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应把保护婴幼儿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茅倬彦认为,应通过深入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托育行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推动建立托育行业自律规约等方式坚决守住安全健康底线,让广大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