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商业网
China Community Commerce

政策 | 专项规划:北京市构建四级商业消费空间布局,打造国际消费体验区

发表时间:2022-09-20 14:59


序言


“城”为空间,“市”为活力,易经有云,日中为市,聚天下之民,致天下之货。古今中外,城与市的交织繁荣,见证了一座座伟大城市的诞生!北京,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宏观背景下,高质量推进首都商业消费空间建设,对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实现北京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为彰显大国首都形象,展现国际交往魅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激发城市发展活力,落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相关要求,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共同组织编制了《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本次规划聚焦实体商业消费空间,紧抓新消费模式、新商业场景和新时代首都发展契机,科学谋划了全市商业消费空间发展方向、层级体系与空间布局,推动全市商业消费空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谱写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美好篇章!




#01 总体要求


1

  /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北京市域行政辖区,用地面积约 16410 平方公里。

2

   /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 2022 年至 2035 年,近期到 2025 年。

3

   / 发展目标

2025 年,构建起层次结构清晰、空间布局高效、功能业态完善、空间品质宜人的商业消费空间体系,初步建成便民优质的社区消费网络,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2035 年,整体形成国际消费有魅力、城市消费有实力、地区消费有活力、社区消费高便利的全市商业消费空间新格局,充分展现首都风范、中华风尚与时代风情,助力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实现,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与“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02 具体规划


全市构建“四级两类多维”的商业消费空间体系,在全市整体构建国际级 - 城市级 - 地区级 - 社区级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在市域范围内整体构建“4+29+80+N”的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



1

/ 国际消费体验区

以面向全球、辐射全国、引领京津冀为目标,服务国际超广域和国内广域消费人群,坚持消费国际化与在地性并重,将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成为承载首都多样国际交往功能的聚集地和引领城市高位发展的新引擎,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金名片。本次规划打造王府井 × 西单 × 前门、CBD× 三里屯、环球影城 × 大运河、丽泽 × 首都商务新区四片国际消费体验区。

市域国际消费体验区布局规划图↑

2

   / 城市消费中心

重点面向全市及京津冀城市群消费人群,紧抓特色化、体验性的发展趋势,创新塑造新消费、新业态下的核心场景,承载全市综合性、高能级商业活动,深度融合多样化城市功能,以 30 至 45 分钟公交可达服务市域及京津冀地区,将城市消费中心建设成为具有突出商业实力、特色消费活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城市消费新地标。本次规划打造城市消费中心29个,其中,更新提升型17个,新增培育型12个


市域城市消费中心布局规划图↑

3

   / 地区活力消费圈

重点面向地区消费人群,强化商业类型的多元化与商业消费空间的社交性,依托 15 至 30 分钟慢行范围均衡打造公共活力中心,将地区活力消费圈建设成为服务承载多样生活场景的地区宜居综合体。本次规划打造80个地区活力消费圈,其中,更新提升型36个,新增培育型44个

市域地区活力消费圈布局规划图↑

4

  / 社区便民生活圈

重点面向社区居民,引导商业消费空间发展重心下沉,全面提升基层商业的品质化与便利性,塑造邻里间特色交往空间,以5至15分钟步行服务范围实现全市城镇社区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将社区便民生活圈建设成为保障“七有”“五性”与品质生活的社区交往会客厅。


分类特色引导



1

/ 全周期引领

综合考虑商业消费空间所处发展阶段和未来规划引领要求,将全市商业消费聚集区整体划分为更新提升型新增培育型两类更新提升型商业消费聚集区强调精准画像提升,以存量更新为主要路径,积极推动传统商业消费聚集区提升,新增培育型商业消费聚集区注重规划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牢牢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政府角色,弹性适度结合地区发展资源和空间结构培育新型商业消费聚集区。

2

/ 多维度提升

统筹提升商业消费聚集区综合消费能级,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度挖掘资源禀赋,从历史文化、文体活动、自然生态、休闲旅游等多个方面,塑造可感知、可体验的多维消费场景,构建特色鲜明的多元主题商业消费聚集区,打造“商业消费聚集区 x 历史文化”、“商业消费聚集区 x 国际交往”、“商业消费聚集区 x 科技创新”、“商业消费聚集区 x 文体休闲”、“商业消费聚集区 x 旅游观光”、“商业消费聚集区 x 生态体验”等一系列魅力消费名片。


#03 实施计划


1

/ 提出项目清单

压实主体责任,明晰市区两级事权,以“一区一单、一圈一策、一街一库、一店一案”的模式统筹推进四级商业消费空间建设提升。市级部门重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调统筹、支撑与监测,着力抓好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培育发展工作,提出指导各区深化的“一区一单”明细表和“一 圈一策”任务书;


区级政府重点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落实组织、编制实施,依据市级部门要求,形成“一区一单”推进计划表,并针对城市消费中心及部分重点地区活力消费圈编制“一圈一策”实施计划,精心打造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街道基层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针对社区便民生活圈,建立保障便民生活的“一街一库”,与区级政府形成合力,有针对性补齐设施短板;提升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鼓励商业消费聚集区各商业主体结合自身发展诉求提出“一店一案”发展实施方案。

2

/ 明确任务清单

结合各委办局主责内容,细化形成工作任务清单,实现高效能监管。在商业消费聚集区实施一体化综合监管,建立在风险和信用评价基础上的分级分类监管,进一步提升协同监管、科技监管、共治监管水平。

3

/ 制定政策清单

重点围绕空间保障、业态提升、项目审批、运营管理、人才引进等内容,建立绿色通道,形成政策包。坚持韧性管理,在一定范围内优化相关管理机制,减少对于商业消费聚集区内消费空间的过度干预,提高商业消费聚集区市场主体自主性。

4

/ 搭建协作平台

打破管理壁垒,建立政企协同机制,加强管理者、技术方、供给侧和需求端的四方联系,增强统筹治理能力。


更新提升型商业消费聚集区通过建立政企联盟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政企互联水平;新增培育型商业消费聚集区通过明确管委会及街道权责,优化执法统筹能力。同时,搭建城市商业消费空间大数据智慧平台,有效整合各部门、各企业分散数据,形成商业消费聚集区地图与数据库,打通城市供给侧与消费需求端信息流。

5

/ 定期组织评估

形成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年度评估考核机制。搭建画像评估模型,从综合实力、商业活力、客流引力、空间魅力、运营能力、发展潜力六个方面开展评估,了解发展特征和问题短板,量身定制并及时优化策略;定期开展消费者问卷调查,实时了解并动态反馈消费者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推动商业消费空间活力提升、经济增效,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04 附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内容来源:北京市规自委,北京规划建设前沿


图片




推动社区商业发展
共创社区美好生活


微信公众号

官方网址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联系我们: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18518439098



中国社商委介绍




分享到: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联  系 人: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联系方式:18518439098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website qrcode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